張笑
  1月5日早上,河南內鄉縣餘關鄉初中八年級學生楊傑(化名)因違紀在被班主任要求罰抄《中小學生行為規範》時,因為多抄一遍,被班主任拉到學校的一間儲藏室內進行“修理”,先是扇臉,接著揪著頭髮往牆上撞,在忍受不住準備逃跑時又被掐著咽喉,朝胸口連打數拳,導致學生回到教室後昏迷被送往醫院搶救。記者調查發現,班裡半數男生都體驗過該老師“擒拿格鬥式”教育。
  記者瞭解到,該老師今年30歲左右,是該縣赤眉鎮人,獨生子女,畢業於某警官學校,學的是散打專業。2009年考上特崗教師(後轉正),被分配到餘關鄉鄉中任教,教思想政治課,曾任班主任多年。摘自1月6日《大河報》
  慣性力量很大。過去有個故事說:一輛公交車緊急剎車,一個小伙子不小心踩了一位女士的腳,女士說了一句“德性”,小伙子回了一句“慣性”,全車乘客都笑了。幽默,實在是幽默。幽默的意義在於,小伙子道出物理原因,解決了女士的倫理疑問。一個人的慣性問題,卻沒有辦法幽默地化解了。
  散打專業,學的是一套全武行。如果當名武術教練,或是做名高級保鏢,應該是稱職的。做一名思想政治課老師,讓人匪夷所思。散打靠的是拳頭,講課靠的是舌頭。舌頭乾的工作,拳頭能夠代替嗎?一語不合,想打就打,這不是中小學,倒像是舊時江湖戲班教師爺的做派。
  拳頭用慣了,不用會癢,這恐怕真是一種慣性。也許練久了,真的就會控制不住。可問題在於,我們既然知道慣性的力量,為什麼不能因材而用?這位老師是2009年考上的特崗教師。查了一下特崗教師招考的基本條件,其中一條是:符合教師資格條件要求和服務崗位要求(應聘初中教師的學歷要求原則上為本科及以上,所學專業與申請服務的崗位學科一致或相近)。也許這位老師當初報考的是體育老師,那樣也算符合要求。然而,荒誕的是:轉正之後,他教起了思想政治。我無法搞清楚,散打和思想政治之間的關係。我看到的是,“擒拿格鬥式”教育把孩子搞得昏迷。
  內鄉縣衙是全國有名的,縣衙的對聯也是有名的。其中有副對聯說:選官擢吏賢而舉;考政核績廉以衡。選賢與能,這是封建時代官吏都懂的道理。如今用散打人才教思想政治,下一步會不會請考古人才教生理衛生。不是上過大學,都能登五尺講臺;不是拿個文憑,都能教好學生。
  拳頭有慣性,選人者是否也存在慣性的衝動。慣性的力量,我們已經領教。我們現在需要研究的是,是誰給了這種慣性衝動的權力。孩子昏迷了,但我們的良知不應該昏迷;孩子昏迷了,我們的法律不應該昏迷。以清醒的頭腦看待問題,在此事中就不會只看到了拳頭。世界上很多事是可以幽默的,但有時更需要直視的眼睛。
  (本期坐堂 張笑)  (原標題:拳頭的慣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i93ziynz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